首页 > 头条关注 正文

头条关注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丨用好信息化技术增强监督能力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3-19 09:03:37
分享至:

  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监督手段,推动信息化技术融入纪检监察工作,是提升基层监督能力的有效途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持续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发放管理等重点领域,督促指导当地农业农村、财政、审计、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建立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强化日常监督,引导群众参与监督,推动基层干部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不久前,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乡贤议事会。“尽管乡贤议事会已在经兜村开展八年,但与以往不同,今年不仅增加了报告村里去年工作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的内容,还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当地纪检监察干部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全县各乡镇通过各种形式举办乡贤议事活动,并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同步进行直播,吸引近6万人次在线观看,收集意见建议120多条。

  构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是福建省纪委监委推动做强基层监督、精准整治“蝇贪蚁腐”的创新举措。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的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将公示公开、投诉举报、统计分析等功能集于一体。村民通过手机便能详细了解本村干部权力行使情况。有困难要解决、有问题要举报,也可直接在平台反映。

  去年5月份以来,福建省共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晾晒村务公开信息200多万批,直播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等14万多场,受理解决群众诉求20万多件,发现并查处违规违纪问题323个,处理干部450人。

  基层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存在盲点,是基层矛盾产生及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辽宁省纪委监委把全面推进“阳光三务”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有力抓手,强化靠前监督,融入基层治理,统筹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形成村社信息录入、镇街审核发布、群众反馈评价、县区督导整改的闭合链条,让百姓看得明白、让干部说得清楚,通过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村级公开从“上墙”到“上网”的数字化变革。

  “我们立足监督主责,深化数据赋能,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阳光三务’,推动平台有序运行。”辽宁省锦州市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从“辽宁阳光三务”监督治理平台运行情况看,晾晒权力、接受监督、防治腐败的良性互动,既能提高群众监督参与度,也能提升基层监督质效。锦州下辖的县级市北镇市纪委监委在对“阳光三务”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了廖屯镇小祖村党支部书记李某连以权谋私的问题线索。

  循着未按规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的线索,北镇市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对廖屯镇小祖村发展规范化生猪养殖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同时发挥大数据监督作用,发现李某连将钱款分三十多笔转入个人和亲属账户。随着调查的深入,财务信息不公开背后的隐情被揭开。李某连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伪造会议记录等手段,以村集体名义套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款共计80万元。李某连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从数据比对看,这个低保户身份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核查。”近日,山东省胶州市纪委监委对低保户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某村一村民不符合低保救助条件但享受低保待遇。经查,该村3名村干部在明知该村民不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情况下,为该村民出具虚假证明材料,使其违规领取低保救助金11951.4元。最终,3名村干部分别被给予相应党纪处分。

  据了解,胶州市纪委监委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监督手段,通过建立数字监督模型,采用“小切口切入、大数据比对”的工作模式,推动实现从被动等待群众反映问题到主动发现问题的转变,为优化基层治理、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插上“科技翅膀”。

  “近年来,我们利用数字监督模型,先后开展了低保救助、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公益性岗位就业等领域的农村基层监督对象及亲属政策性受益事项监督,实时发现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保障各项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实。”胶州市纪委监委支援保障室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该市纪委监委已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低保救助、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等领域问题170余个,共挽回经济损失25.64万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